2025年10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抛出重磅消息:11月1日起对中国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理由是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控[1]。这则推文迅速在制药圈引发震动—— 长期以来,国内药企从研发到生产的核心环节,几乎被美国软件“统治”:从实验记录的eNotebook、药物设计的薛定谔、化学结构式编辑的ChemDraw、化学反应数据库SciFinder、实验室质量分析的Labware,到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Medidata,进口软件几乎是“标配”。
有人担忧:若真断供,新药研发因数据锁死中断,化学合成效率退回到20年前,研发管线和整个团队停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藏在近年快速崛起的国产医药软件阵营里——从电子实验记录本到药物设计平台,从化学数据库到量子化学计算工具,国产替代早已不是“备胎”,而是能撑起研发全流程的“主力军”。
制药行业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关键医药软件贯穿研发、生产、合规全链条,可分为6大类,每一类断供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1. 研发数据类:电子实验记录本(ELN)和临床试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是研发“基础设施”,记录实验数据、流程追溯,断供则研发数据无法整合;
2. 质量分析类:LIMS系统管理实验室样品、数据合规,没它无法满足FDA、NMPA的数据完整性要求;
3. 编辑器类:ChemDraw(化学结构式编辑器)、SnapGene(生物序列编辑器)是研发“笔和纸”,断供则分子设计、质粒构建无法开展;
4. 数据库类:情报类(如Cortellis)提供全球管线、专利数据,化学合成反应数据库(如SciFinder)检索新化合物和合成路线,断供则无法立项、合成化学品效率倒退20年;
5. 药物设计类:薛定谔等软件做分子对接、自由能计算,断供则先导化合物优化“卡壳”;
6. 量化计算类:高斯软件做量子化学分析,断供则分子性质预测受阻。
这些软件曾是“进口依赖”的重灾区,但如今,国产替代已在每个品类实现突破。
电子实验记录本(ELN)是研发数据的“容器”,美国PE eNoteBook、Scilligence曾垄断市场,但现在国内已有鹰谷InELN、创腾iLabPower、以及明度、衍因等公司的ELN产品。以国内市占率第一、首家科研软件出海的鹰谷InELN 为例[2, 3],不仅支持化学和生物医药实验记录、还支持向AI大模型提供数据接口,实现AI写论文、专利、CTD,分析数据,优化实验设计方案,符合FDA 21 CFR Part 11和中国NMPA监管要求。目前国内药企使用了的ELN国产化率已超90%,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在临床试验研究的EDC方面,太美医疗、百奥知等平替Medidata已绰绰有余。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质量合规的“核心”,美国Labware曾是行业标杆,但国产三维天地、飞企互联已实现全面替代。代理StarLIMS起家的三维天地,后自研LIMS, 覆盖样品管理、数据追溯、审计追踪全流程,可对接液相色谱、质谱等仪器,数据完整性通过NMPA、FDA现场核查,服务了大量药企,甚至出口至东南亚、欧洲市场[4]。
化学结构式编辑领域,国产InDraw、KingDraw已打破ChemDraw垄断,InDraw更支持高精度AI 识别化学结构、中文 IUPAC 命名,界面简洁干净,比ChemDraw更友好[5]。
生物序列编辑领域,InSequence可替代SnapGene,支持质粒构建、引物设计、序列比对等。
医药情报数据库方面,药渡、医药魔方、药融云、智慧芽已能替代美国的Cortellis(属于Reuters集团的Clarivate公司)、Citeline(原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IQVIA Core(原美国IMS Health)、GlobalData Pharma & Healthcare、Pharmaprojects、FAERS等。国产数据库业已整合全球大量药物研发管线、审批、专利等数据,且AI 分析功能相比美国数据库更加强大[6]。
化学信息检索领域,苏州沃时ChemPro.AI可替代美国 SciFinder:平台收录数亿化合物及反应数据,支持逆合成分析、反应条件推荐[7]。其实,哪怕禁了SciFinder,欧洲Reaxys平台也可代替使用。
美国薛定谔的分子对接、FEP(自由能微扰)计算曾是行业标杆,但国产产品已实现精度“平替”:“黑马”晶泰科技,其XFEP——自主研发的FEP计算平台,用GPU加速和并行计算,1周可评估1000个分子亲和力,精度与薛定谔相当,成本更低,已在不少中外药企的管线中应用[8]。碳硅智慧DrugFlow平台支持靶标评估、虚拟筛选,其 Inno-QSAR模块预测分子活性精度达85%。此外,开源的AutoDock等软件亦可使用。
量子化学计算领域,美国高斯软件曾是“刚需”,但开源的Psi4和ORCA已实现替代。Psi4支持高精度分子能量计算,ORCA擅长过渡态搜索,二者均免费开源,国内高校、药企可本地化部署[9]。
选择国产软件,不仅是“替代”,更是“升级”:
•数据安全:国产软件受中国《数据安全法》制约和保护,数据存储在国内服务器,避免研发数据出境风险;而进口软件数据多存储在海外,断供时可能被锁死。
•本地化服务:鹰谷、太美医疗等企业提供30分钟内响应服务,软件升级贴近药企需求;而进口软件售后响应往往达数日乃至数周,升级间隔长达一年半载。
•成本友好:国产软件授权费普遍比进口低25%-75%,还提供免费试用和多次培训,降低药企试错成本。
特朗普的软件断供威胁,更像一记“警钟”——它让行业看清:核心工具不能依赖“别人的恩赐”。但从ELN到药物设计平台,从数据库到量化计算工具,国产软件早已实现“从 0 到 1”的突破,不仅能替代进口,还在本地化、性价比、功能适配性上更胜一筹。
对于国内药企而言,现在无需恐慌,反而可借此机会试用国产工具:用InDraw画第一个结构式,用药渡查第一个管线数据,用晶泰XFEP算第一个分子亲和力,用鹰谷InELN记第一个实验,用ChemPro.AI画第一个反应式 ——你的每一次试用,都是在为“自主可控”投票。毕竟,中国制药的未来,从来不是靠美国软件,而是靠自己的技术自强。
[1] 如果没有进口软件,我们还能做药吗?
https://mp.weixin.qq.com/s/xIol-9mwGG0B-t6_FrZH0g
[2] 2025年最好用的15款电子实验记录本ELN,
https://blog.csdn.net/2401_85099221/article/details/139111655
[3] 鹰谷电子实验记录本 | 全面接入DeepSeek,人走经验带不走.
https://mp.weixin.qq.com/s/cQ6khskM5KdDHD4FXnGipg
[4] 为什么跨国实验室都选这家公司?国产 LIMS 高端市场揭秘.
https://www.sohu.com/a/942211458_122370132
[5] 2025年最好的10个结构式编辑器.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7060611973678015
[6] 药渡数据全球药物竞争情报平台.
https://lib.cpu.edu.cn/95/0c/c1173a103692/page.htm
[7] 沃时科技AI引擎突破化学合成技术革新,领跑行业未来.
https://www.sohu.com/a/899859911_121924584
[8] JCIM | XFEP:可扩展的相对和绝对结合自由能预测的云计算平台.
https://www.sohu.com/a/476723475_120335697
[9] 哪些软件可以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https://docs.ihr360.com/strategy/it_strategy/145038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