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山大女博士一作发表7篇化学类二区以上SCI,累计影响因子达49.637!

来源:山东大学      2020-01-02
导读:近日,2019年度山东大学“学术之星”评选结果揭晓。该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励学校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科学研究,争创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术兴校”发展战略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其评选结果充分体现了目前学校研究生的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每年全校不超过十人获此殊荣,你将在这里见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风景。山大视点网站山大人物栏目特推出2019年度山东大学“学术之星”系列报道,以鼓励广大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在科研创新道路上砥砺前行。


冬日的早晨寒风阵阵,明媚的阳光洒在校园里,照在每一个勤奋刻苦的山大学子身上。在山东大学化学新楼的实验室内,越过琳琅满目的实验器材,记者见到了被评为“学术之星”的张闪闪。她穿着白大褂,正专心敲打着键盘,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始一天的实验室生活。

张闪闪,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孙頔教授,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曾获评2017年度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2017、2019年度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晨曦杯”杰出奖,2018年度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山东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致力于表面配体修饰的金银簇的精准合成、单晶结构及性质研究,并取得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首次引入无机配体合成银簇,开辟了无机配体构筑银簇的新策略(J. Am. Chem. Soc. 2019, 141, 4460);在超小金簇(Chem. Sci. 2018, 9, 1251)和近红外区发光银簇(Chem. Commun. 2018, 54, 11905)的合成研究方面也获得突破。至今以第一作者在化学类二区以上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达49.637。

在山东大学2019年学术之星答辩的时候,张闪闪是第一个到达现场抽签的候选人,结果却抽中了最后一号。“好像我每次大大小小的答辩都是抽中最后的签。”张闪闪笑着说。“压轴”出场的她,在学术之星答辩的舞台上,成为了那颗闪闪发光的新星。

我想做的研究

关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表面配体修饰的金银纳米团簇精准合成、单晶结构及性质研究,张闪闪形象地将金属团簇比喻成一颗鸡蛋,里面的蛋黄作为模板,环绕在外面的金属就像蛋清,最后是表面配体的蛋壳。

她目前的课题方向就是表面配体的选择。表面配体的选择对银纳米团簇的形成和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要探究的基本科学问题是弄清团簇如何由原子、分子一步一步发展而成,以及随着这种发展、团簇的结构和性质如何变化,当尺寸多大时,发展成宏观固体。因此必须从基础研究开始,在学科的前沿占据有利地势,只有从原理上突破,才能在后期的应用上直接弯道超车,形成新技术。谈及自己的研究历程,她总结了这样一段话:“开始是兴奋,慢慢地经历失望、挫败,然后是希望、喜悦、压力、进取。”

刚进入实验室的张闪闪十分兴奋,对于一切充满着好奇心。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很快培养出了一颗小单晶。但是,创新性、基础性研究远没有如此简单,张闪闪慢慢发现,这颗单晶的用处并不大,没有足够的研究价值。她感到失望和挫败,压力也随之而来。她在心里想:“不行,我得做出点东西来。”于是张闪闪逐渐每天八点就到实验室,十一点才伴着星月离开,星期天也不敢松懈,风雨无阻。回忆这段艰苦摸索的历程,张闪闪淡淡笑着说:“星期天如果我不来,我这一天都心惊胆战的,有一种罪恶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闪闪逐渐看到了希望。一颗颗晶体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像一个个小生命一样慢慢长成。终于,她感受到了这个晶体的与众不同。经过和老师的研讨交流,得知它很有研究的意义,张闪闪喜不自禁。

喜悦的同时,别的压力也接踵而来:结构解析、性能测试、数据分析、文章撰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晶需要在显微镜下快速取出才能保证其良好的质量,但作为新手的张闪闪总是不能保证速度。好不容易完美地取出后,后续步骤也让她手足无措。在老师和师姐们不厌其烦的悉心指导下,张闪闪才慢慢地熟悉了科研的路子,硕士毕业时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篇SCI论文。

张闪闪说:“想要做好研究,就需要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17年,张闪闪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她对研究的课题兴趣越来越浓厚,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想要探究的未知领域也越来越多。在经历了上千次失败实验之后,张闪闪成功培养出国内外首例无机配体参与保护的银纳米团簇,并且首次采用低温溶剂热的方法合成。数据整理好后,张闪闪的论文在2019年初被J. Am. Chem. Soc.接收。工作发表后,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Chemistry Views进行了专题新闻报道,Science以“A core-shell silver cluster”为题作亮点评述,文章被录入ESI高被引论文,美国著名金属团簇专家金荣超教授在ACS Materials Lett.上引用并高度评价了J. Am. Chem. Soc.所刊论文的研究工作。

得到国内外的认可,这给张闪闪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同时还意味着她要继续努力,在这个方向作出一番成就。正是因为这是自己想做的研究,她不知疲惫,奋勇向前。

我想要的大学

张闪闪回忆,2015年三月末,春雨绵绵,准备研究生复试的她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第一次走进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一路询问找到了化学与化工学院,第一次见到了她未来的导师孙頔教授。孙頔教授亲切地询问了她的大学生活,给她讲述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张闪闪对这一幕记忆犹新:“和孙老师简单的交流让我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我感受到了孙老师对于科研的激情,这深深地感染了我。”

第二天,张闪闪早早起来,又一次来到山大校园,迎着朝阳慢慢踱步,她看到了在操场晨练的师生,看到了在小树林晨读的同学。她不禁加入其中,在小树林一角坐下复习笔试资料。到小树林来背书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但是并不嘈杂,所有的人都在学习或者讨论问题,她还看到一位老者在聚精会神地背着英文单词。这一幕铭刻在了她的脑海里,现在说起此情此景她依旧动容:“学无止境的氛围让我非常兴奋,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我在人生转折点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来到山东大学。”三天后,张闪闪被录取了,她终于成为山东大学的一员。

如今的张闪闪已经和山大朝夕相处了五年,她在学术海洋内上下求索,在化学世界中穿梭向前。山大崇实求新的校风,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和山之魂、海之韵的文化底蕴,都深深地烙印在她心里。她亦努力让自己成为山大校风校训的践行者:“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我作为一个山大人,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想成为的人

张闪闪是一个乐观的人,实验中遇到困难的挫败感、被老师批评的难过情绪不会持续很久,一想到自己又能够学到新东西、又有进步的空间,她心里的阴霾很快会烟消云散。读博士二年级的她,除了做好手头的事情,也有自己的未来展望——进高校继续踏实做有价值的研究,并成为像孙頔教授这样的“指路人”。

提起自己的导师,张闪闪不由得感叹:“来到山大我幸运的就是遇到了自己的导师孙頔教授,他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老师!孙教授对科研非常痴迷,研究时眼里再也容不下其他的事物。他是严师益友,在实验上对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高要求、高标准,在生活中又特别幽默。”

张闪闪(中) 和导师孙頔教授(右三)

回首和导师相处的这五年,都是他在不断地指导实验、修改文章。张闪闪时常被导师“吐糟”,要么是数据不够美观、要么是英文论文写作能力亟待提升。做事风格雷厉风行的孙頔教授,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学生非常严格。张闪闪笑称:“我们经历的都是挫折式教育。”挫折式教育下激发的是张闪闪无尽的潜力和无穷的热爱,她更加积极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科研任务,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张闪闪都在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

“做一个闪闪发光的人。”这既是她对自己姓名的诠释,又是对未来人生的期望。生活中的张闪闪如众多花样年华的女孩一样,喜欢欣赏电影,喜欢跑步,享受读书的自由时光。唯一让她苦恼的是“读了博士之后时间变得愈发紧张了”,不得不将自己的爱好暂且搁置,投入到日复一日的科研中。但是她心中很坚定,决心用实干回馈国家和学校给予自己的荣誉,成长为更加优秀的“学术之星”。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