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丁奎岭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主要从事基于有机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
寄语
如果算上攻读硕博的时间,一个人工作时间大概就是30年。现在进入大学的都是00后,“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就是看这代人的担当。我希望,上海永远都是创业者的乐园,有着创新者赖以滋养的沃土,能够让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片土地上各尽其才,各展其能。
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科院院士,前年又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转型”为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觉得“从教育到科技再回归教育”的人生,让他对人才培养、人才发展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和思考。
上海“海聚”人才素来领全国之先
“要说重视人才,上海一直在全国引领风气、开创先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就首创‘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现在,这个计划已经成为上海科技人才工程的知名品牌了。”不疾不徐,丁奎岭以这段历史回顾开启了话匣子。
作为现任的启明星联谊会理事长,丁奎岭院士对此深有感情:“1991年启动的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成为激励青年学者启迪创新思想、开拓科研征程的第一桶金,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它走在全国人才计划前列,甚至早于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丁奎岭自身就是这个计划的受益者之一。他不仅亲历“启明星计划”成为人才培育“风向标”,全国各省竞相参考效仿,助力青年科技人才的启航;也见证了“启明星”成长为一支令人瞩目的创新生力军。数据显示,该计划累计资助的2000人中,已产生13位两院院士,在沪国家杰青1/3来自这个群体……
而今,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平台,必然要“海聚”更多的人才。“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解决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让我们国家的发展更有底气。”丁奎岭强调,上海的发展要拿得出基础研究的成果,特别是“从0到1”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必须依靠人才。
与此同时,精英人才的汇聚必将带来城市影响力的提升。精英人才的科技创新不仅能够触发某个产业在全国、在全球的爆发性增长,起到引领的作用,也会帮助上海“打响”在产业的声誉。某个领域的“大咖”,是不是在上海生活工作,是不是我们上海成长起来的科学家,这些都是城市影响力的体现。
顶尖大学要“以本为本”为国育才
亲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高等教育,又从教育到科技再回归教育,丁奎岭表示,现在的高等教育早已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到了99.1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没有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每年培养出来的数以百万级的各类高素质人才,何以支撑这个规模的GDP?”丁奎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其取得的成就在全世界范围也是绝无仅有的。未来产业要走向中高端,更离不开技术创新。没有高素质人才,肯定行不通。
在丁奎岭眼中,高等教育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而本科生的教育是根本。高校,特别是顶尖大学,要“以本为本”。只有不断提升本科生的素质与能力,才能为我们国家输送更加优秀的创新人才,我们国家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作为65后,我们有幸亲历国家‘第一个一百年’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一起推动祖国的发展。现在,建党百年已经近在眼前。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完成既定目标。‘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就要看现在入校的00后这代人的担当了。对此,我们的本科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做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要做的。”丁奎岭说。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当下,各个高校都把立德树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分管本科教学的常务副校长,丁奎岭觉得上海交大在这方面有其自身特色。“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价值引领’贯穿教育全过程,强调‘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就是希望通过教育,引领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交大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重要抓手是,鼓励优秀的教授、老师为本科生上课。“过去,优秀的教授、老师可能更专注于科技创新,希望发表好的论文、产出优秀的成果,为学校、为国家做出创新贡献。这是研究型大学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但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些教师能够站在更高的位置,发挥引领作用,将自己对某个领域未来发展的洞察以及自己的理念、视野和格局传达给学生。”
教师的水平决定着未来培养的学生们的水平。丁奎岭期待的是,交大树立一批专心备好课、上好课的教师榜样,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含金量的“硬课”,培养一批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人才强校”作为学校的发展主战略,正通过分类评价,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得好,让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期待涌现具真功夫有实力的硬核创新
关于创新,丁奎岭一直坚持,科技创新要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年轻一代要始终保持对世界科技前沿的好奇心,始终和国家的需求相结合。
丁奎岭坦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曾经好几次在小组讨论时谈到,我们有许多科研人员申请了很多的专利,但驱动力是什么?是真的创造了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果,还是因为评价体系需要通过专利来评职称、进行项目结题?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他认为,专利申请不应该只关注数字,更要注重专利的有效性、内涵、价值和实际的成果转化。“所幸,我们的大环境在改变,评价体系渐渐回归理性、变得更加科学,许多企业内在创新需求越来越强烈。”
“未来的创新,不能是花架子、花拳绣腿式的创新,而应该是真功夫、硬实力构成的硬核创新。”丁奎岭认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是要让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类。这应该是未来的创新导向和评价取向。
“希望上海永远都是创业者的乐园,有着创新者赖以滋养的沃土,能够让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片土地上各尽其才,各展其能。”丁奎岭始终期待,各类人才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按照自主的想法,静下心来,发挥智慧、创造价值,用我们自己的原始创新影响和改变世界。
本文转载自“上海科技”(ID:sh_stcsm)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