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家国,不问西东
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兰大有机化学学科能有今天蜚声世界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与老一代兰大化学人胸怀家国、不问西东的爱国情怀,艰辛积淀、坚韧求实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作为这一代人培养出的“土生土长”的兰大化学人,涂教授对此感触颇深。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发出“对口支边支教”的伟大号召,激发了一大批国内外知识精英的报国热情。其中,就有有机化学知名学者朱子清、刘有成、黄文魁、陈耀祖等,他们毅然来到兰州大学工作。人生最宝贵的几十年,他们扎根在了西北,为我国有机化学学科发展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创造了累累科研硕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朱子清先生是我国天然有机化学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在美国、德国和奥地利深造,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F. Pregl,1935年学成回国后在上海任教。1955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携全家老小来到“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的兰州。他和黄文魁先生发明了用锌粉降解方法确定贝母碱的结构,曾经轰动国际学术界,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刘有成先生于50年代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力回国,受教育部指派来到兰州大学。刘先生是我国自由基化学创始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自由基化学研究小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很少有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召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下,刘先生主持了国际自由基学术会议在中国召开。刘先生曾说:“我们那时回国的目的就是服从分配,教育部建议我去兰州大学,我就直接来到兰州大学。”
黄文魁先生和陈耀祖先生原本在复旦大学都有更优越的工作环境,却果敢随朱子清先生来到兰大重新起步。黄先生在兰州大学创造的多项研究成果居同期国内外领先地位,其中“抗癌药物三尖杉酯碱的合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模拟固氮酶活性中心的化学合成物”曾一度达到最好的活性,受到全球关注。黄先生还率先设计合成了新型碘杂环类化合物,首次发现了狼毒素等多个天然产物。陈耀祖先生是我国有机分析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立的微量、半微量有机分析方法,特别是反应质谱分析立体化学等方法曾在分析化学界引领一时,也为西北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老一代兰大化学人胸怀家国、坚守西北,凭借满腔的报国热情,在极其简陋、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自力更生、迎难而上,坚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反右和文革”时期受到各种冲击的情况下,他们仍然顶住压力,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正是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沉淀了一种弥足珍贵的化学精神,创造了一个求真笃实的科研环境,使得兰大化学系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迅速崛起,蒸蒸日上。此后的80-90年代,兰州大学的有机化学在科学研究、基础教学和人才培养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跻身全国前列。
潜心向学,困知勉行
科学创新离不开和平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制度。涂教授提到了自己曾在2019年参观过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的前苏联国家级天然有机化学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见证了前苏联时期天然有机化学研究的鼎盛和辉煌,但随着1991苏联的解体,一切都定格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状态:最年轻的科研人员如今都已两鬓发白,没有通风橱,没有旋转蒸发仪,更没有核磁共振,最好的一台现代化设备是中国温州生产、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超临界萃取装置。涂教授说,看到这些,我就知道我们的前辈在80年代前的工作环境,才更加珍惜我们现代化的科研条件。虽然我们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自然环境、生活待遇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既然来到兰州大学就不用考虑太多,就要静下来潜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有追求科学的欲望,就会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各种困难也都能克服。想当年,老先生们没有冰箱,就在冬天从黄河里取了大冰块,存放在地窖里使用;没有冷凝水,就把黄河水的泥沙沉降后利用楼层的压力差做冷凝系统;如今两小时就能搞定的元素分析,当时得用大量样品燃烧分解,然后用各种原始的方法滴定分析固体成分,用定氮方法分析气体成分,耗时几天,还要重复……。回顾历史,前辈们艰苦创业的事迹历历在目,倍受鼓舞。展望未来,我们兰大今天的化学人就要不忘初心,传承前辈的优良传统、担当有为、不惧艰苦、继续奋斗。要把我们的学术成果写到课本上,授于下一代;把我们的文章写到中国大地上,报效祖国。
乐于创新,躬亲育人
在谈到科研创新时,涂教授讲到,科学家的创造力需要充分的主观动力,即追求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叛逆精神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此外要实现科学创新,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是不可或缺的。具体到有机化学的创新,涂教授认为主要包括:新的合成方法、策略及其应用;新物质的发现、创造及其功能(包括药物、材料、催化剂和试剂、天然物、以及特殊功能和结构物质);新的理论、概念和假说以及新的仪器设备开发等。
涂教授与大家探讨了人才培养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他强调:“导师一定要身体力行。老师亲自带的学生就会具有老师的水平,高年级学生带的学生就只是学生的水平。青年教师应当把自己当做大师兄,开始要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这样学生进步更快,也更容易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刘有成先生年逾八旬依然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他的学术团队氛围很好,很多他的学生目前都已成为学术带头人。黄文魁先生54岁时仍坚持亲自做实验,在关键性的操作环节,他总要亲力亲为,追求完美,对青年同志既认真指导又理解尊重,既严格要求又身体力行。卢嘉锡教授曾撰文评价黄文魁先生:“文魁同志不愧为一位优秀的有机化学家。”
最后,青年教师们与涂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一些具体科研思路、方法、选题等,涂教授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人物简介:
涂永强,贵州遵义人,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1985年和1989年在兰州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 Commun杂志副主编、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等。现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部副主任、美国化学会J. Org. Chem.杂志顾问编委。
涂永强院士长期致力于涉及碳-碳键形成与重排的反应和方法学研究、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以及新颖的氮杂螺环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与合成应用研究。迄今已在Chem. Rev.、Chem. Soc. Rev.、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 、 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三十余篇,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创新群体”、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联合资助的“药物化学”创新引智等多项科研项目。1991年获“中国化学会优秀青年化学奖”,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美国Lilly公司“杰出科研成就奖”,2006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