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万立骏院士:办好中国期刊是一项社会和科学责任

来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张学梅, 许军舰   2020-11-12
导读:2020年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杂志社特别策划了“我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邀请曾经关心指导或亲身参与“两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学家、作者和读者等回顾期刊发展历史,同时展望未来,提出期望和要求。使命历久弥坚,同心砥砺前行,“两刊”将以70年作为新起点,继往开来,实现更大飞跃。

万立骏,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化学、能源与环境纳米材料、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及应用。2002年12月~2007年12月任《科学通报》编委; 2006~2012年任《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编委,2013年至今任该刊主编。

2020年,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两刊”)迎来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万立骏主编,聆听他与“两刊”的故事、在带领《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在新形势下他对期刊未来发展的展望与规划。

回国后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科学通报》

image.png

万立骏院士

您是一位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您是否还记得在“两刊”发表第一篇文章的经历?

万立骏:经历难忘!我回国后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发表在“两刊”上。那是2000年左右,我从日本回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后不久,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遇到了当时《科学通报》的付利编辑,她热情约稿,积极鼓励我把文章投到《科学通报》上。是对“两刊”的崇拜,也是被付利老师的敬业精神感染,我就把在日本时的一项工作整理成稿,投到了《科学通报》。研究内容主要是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ECSTM),在溶液中原位研究四氰基喹啉甲烷(TCNQ)分子在Cu(111)表面上的吸附结构。当时这类工作在国内还比较少见,在国际上也属于前沿研究领域。高分辨的ECSTM图像可以在溶液中清晰地分辨出Cu(111)表面TCNQ分子的每个官能团,显示出中心苯环在Cu(111)表面的吸附位置,对理解表面分子成键和表面反应非常重要。文章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我在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申请书中,也把这项工作做了重点介绍,答辩时还受到专家们的好评。记得处理这篇稿件的也是付利编辑,付老师为人热情,工作严谨、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回国后第一篇文章发表在“两刊”上,感觉是十分荣幸与自豪的。

image.png

期刊的发展得益于大家的智慧和付出

您在2013年出任《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的主编,当时是怎样的背景? 您对期刊的发展是如何定位和规划的?

万立骏:在我担任主编之前,《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主编是黎乐民院士,黎先生对期刊工作非常用心,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得期刊不断发展。在黎先生做主编的第二个任期时,我受邀成为期刊的编委。黎先生任期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学部推荐我来接任《中国科学:化学》主编。一方面由于对期刊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一定的感情; 另一方面,也觉得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优秀学术期刊,有责任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我就接受推荐,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并决心把期刊做好。

那时候,期刊在国内科学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都和其地位不相称,《中国科学:化学》英文刊的影响因子在1.3左右,中文刊的发展也面临很大的稿源问题,多数稿件是“人情稿件”,是“求”我们的科学家投稿。但是,从国家科教发展的态势看,我虽然压力很大,但认为期刊的发展一定大有前途。只要我们群策群力,联合国内同行,影响国际同行,脚踏实地提升文章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期刊就一定会越办越好。2013年申请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时,我在答辩报告中提出,《中国科学:化学》应该具有这样的担当:“承担社会和科学责任,体现中国化学研究水平,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科研成果首发权”。这应该是我们办刊初心和目标,并和大家一直在为之努力。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您带领期刊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取得了哪些成绩?

万立骏:首先,非常感谢编委会团队对我工作的支持,期刊发展一些重要举措的提出和落实都得益于大家的智慧和付出。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2014年,在副主编曹镛先生等几位老师的倡导下,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我们按照学科方向选出了近30位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加入,他们活跃在科研一线,有朝气,这是对编委力量的补充和加强,也为期刊发展带来了活力,他们不仅承担了组稿审稿工作,也主动为期刊投稿。后来,更多的青年学者也被吸引到这支队伍当中,大部分青年工作委员也成为新的编委会成员。

二是改变审稿程序、增设期刊栏目。投稿经编辑部初筛后,8位副主编亲自组织审稿,严格把控并保证了发表稿件的质量,拒绝“关系稿”和单纯的“满足毕业要求稿”,同时为突破性的成果开通了“绿色通道”。新开辟了Highlights、Perspectives等栏目,设计了简明美观的目录图(TOC)等,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三是副主编和编委率先垂范的奉献精神。这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积极贡献或组织高质量稿件,像李永舫老师把最好的文章投到Science China Chemistry,多位老师带头组织大综述等; 很多编委在学术会议上大力宣传期刊,为扩大期刊影响作贡献。正是大家的身体力行加快了期刊的发展。

四是得益于编辑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能力。每位编辑都能认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热点,迅速响应、落实编委们的建议,积极主动约请稿件,加大稿件初筛力度,缩短出版周期,对重要文章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推广等,产生了积极效果。他们尽职、勤勉、细致的工作是期刊进步的基础保障。

至于成绩,我认为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文章的质量已经不亚于一些国际知名化学期刊,及时报道了很多创新性强、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学术指标也在国际综合性化学期刊中排名从Q3区进入Q1区,2019年的期刊影响因子达到6.356。二是期刊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收稿量年增长近50%,其中不乏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成果,包括国外来稿。我也时常会收到一些“慕名”而来的投稿申请。这与几年前相比,有了很大改观。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编委会和编辑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科学家和读者的大力支持。

办一流期刊既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又需要工匠精神

2018年春,您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主编座谈会”上提出,要像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样办一批国际一流科技期刊。这两年来,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支持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意见、措施。您认为这些举措是否发挥了作用?能否谈谈您对一流期刊的理解?

万立骏:在那次座谈会上,我的观点主要是办一流科技期刊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这个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家都知道,关键是要有多大的决心。很高兴看到,在两年的时间里就有很多具体的措施落地了,包括设立支持一流期刊建设的项目、出台鼓励在中国期刊上发文的政策等。这些措施既为期刊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把优秀论文写在和留在国内期刊起到了“引流”作用。我相信,有了这些保障,一定会加快我们追赶国际先进同行的脚步。

关于一流期刊,很难有个定量的标准。但我想,一般要具备3个要素:一是一流的影响力,包括发表高水准创新成果且出版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能够代表一个学科的最高水平; 二是一流的吸引力,能够主动吸引本领域内科学工作者的关注,成为他们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参考; 三是一流的引领性,能够引导、推动学科的发展。所以,“一流期刊”不是由行政命令来划定,也不应该是单纯由影响因子决定,而是日积月累在科学界和科学家心中形成的口碑和学术界的权威性。

以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为例,您认为目前我们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瓶颈是什么? 该如何突破?

万立骏:客观地说,这些年我们期刊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与世界一流期刊的差距在逐步缩小,甚至发表的部分成果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期刊的水平。但我们现在发表的文章数量还远远不够,与化学领域公认的一流期刊JACS(《美国化学会志》)相比,不谈文章质量仅发文量差距还相当大,所以影响力,尤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比较弱。所以,下一步在不断提高文章质量的前提下,我们需要逐渐扩充体量,也就说在做强的过程中不断做大。此外,缺少支撑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技术平台也是一个重要掣肘。借助海外平台,不仅使得我们的宣传和发行受限,而且版权没有在国内。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开放和共享平台,将会有利于世界一流期刊的建设,而且还可能吸引国外的期刊加入。当然这不是一本期刊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出版机构一起努力。

现在对于中国期刊的“把脉和开方”林林总总,我也没有更有效的良药。有一点体会,我在日本生活过很多年,非常欣赏他们的工匠精神,做事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精益求精。我认为,办一流期刊也需要这种精神。影响因子只是表象,我们更要从内涵上学习、接近世界一流期刊,从一封退稿信的撰写、网站的页面设计等,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改进。办好一本刊是百年大计,更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行稳方能致远。

行远自迩 未来可期

您担任主编期间,期刊迎来了蒸蒸日上的发展。有哪些事令您印象深刻?

万立骏:光阴荏苒,转眼已是担任主编的第8个年头,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有在武汉大学樱花树下的研讨会,也有在烟台海滨的学术报告会等。很开心与编辑部的同志们一起工作,他们的青春、工作热情和激情感染了我,受益匪浅。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我们副主编、编委、青年编委们,他们不图名利,为的是对发展中国化学旗舰期刊的责任。前些年,我们的稿源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所以多靠他们投稿、凭借个人的“人情”约稿。即便是在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和付诸实际的具体行动,就是一定要把期刊办好,这种凝聚力和奉献精神令我深深感动。现在期刊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投稿量大幅增长、质量提高,成为真正的“学术”期刊了,这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果实,相信大家都会欣慰和开心。

您对《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希望?

万立骏:2013年担任主编伊始,我提出的“承担社会和科学责任,体现中国化学研究水平,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科研成果首发权”,目前仍然是我们的办刊目标。希望《中国科学:化学》成为促进国内化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园地,Science China Chemistry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化学领域旗舰期刊。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锲而不舍,在竞争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正所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同时,我也希望广大的化学工作者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期刊的发展。

在“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您对“两刊”有什么寄语和期望?

万立骏:“两刊”走过了不平凡的70年,也是老一辈科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把“两刊”继续发扬光大,以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服务于科技创新发展。我对“两刊”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也期待“两刊”一路高远,在世界科技舞台上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我当年选择回国工作的初心!

 image.png

参考资料:

[1]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杂志社(ID:scichina1950),万立骏:办好中国期刊是一项社会和科学责任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