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右三为周翔教授
周翔课题组的成果围绕核酸特殊结构和修饰的动态变化,利用化学生物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化学小分子对核酸结构和修饰的识别及相互作用,探索生命过程新机制,项目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疾病早期诊断和高选择抗癌领域提供新策略。
武汉大学获202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34项(人)。其中,李建成院士获突出贡献奖,武汉大学连续两年获此殊荣;以第一完成单位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项,获奖总数居全省前列。
周翔教授,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2-2016年), 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2年);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Fellow (FRSC)、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教授、博导。
教育与研究经历
1982/09-1986/07年,武汉大学化学系, 学士,
1986/09-1989/07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 硕士,导师: 吴萱阶教授
1993/01-1996/05年,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陈建成教授
1996/10-1998/10年, 美国University of Virginia化学系,博士后,
导师: Sidney M. Hecht 教授
1998/11-2001/05,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化学及生物化学
系,博士后;导师: Steven E. Rokita 教授
工作经历:
1989/07-1992/12 武汉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
2001/05-至今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与兴趣
团队研究方向是核酸的化学和生物医学交叉研究,涉及到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医学等学科和领域。核酸异常改变往往会导致重大疾病发生,通过化学小分子对不同核酸结构的识别和作用,发现生命过程新机制,进而对相关生命过程进行化学干扰和调控,这些研究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开发的基于核酸进行疾病早期诊断和高选择抗癌新策略和新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诊疗手段的不足。
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分子对非规则核酸结构的识别和调控; 修饰核酸的分子识别和检测新技术的开发; 基于核酸的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已在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Nat. Chem. Biol., Nat. Commun., Sci. Ad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Nucleic Acids Res.,CCSChe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化学组成员
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部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一、十二和十五届化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专家指导组成员(2014/7-至今)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八和二十九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6-2019年)
教育部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Editorial Board Member, Scientific Reports
Editorial Board,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编委
参考资料
[1]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我院周翔教授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http://www.chem.whu.edu.cn/info/1312/10659.htm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