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4位!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名单

来源:中国化学会      2022-05-10
导读:根据《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组织同行专家评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狄重安等4名杰出青年化学工作者“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决定

根据《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组织同行专家评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狄重安等4名杰出青年化学工作者“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与奖励合作单位英国皇家化学会谨向各位获奖者及其单位表示诚挚的祝贺!

 

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名单

(按姓名拼音排序)

姓  名

性  别

单  位

狄重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李  昂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刘明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伊成器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与英国皇家化学会于2007年共同设立“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表彰年龄40周岁以下,在化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诸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或重要创新性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截止至2021年共授予32位获奖者。

根据工作安排,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延迟启动及评审,于去年8-10月完成推荐与申请工作,后续历时数月开展评审工作。中国化学会将于第33届学术年会期间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金和奖励证书。

2021年,中国化学会与英国皇家化学会再次续写新周期合作,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作为重要合作项目之一,将持续开展并继续推动中英两国化学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科研合作。自2022年第九届起,奖项周期更新为每年一届,每届评选不超过4位获奖者。

更多有关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信息及历届获奖人名单,可查询https://www.chemsoc.org.cn/Awards/Home/p4

 

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狄重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授奖理由:利用有机半导体实现智能感知与高效热电转换。

科研工作介绍:有机半导体是本征柔性电路和可植入芯片的关键材料,核心挑战性在于融合分子层次上的半导体特性调控,实现高性能体系的精准设计和器件功能化。狄重安研究员自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开展有机半导体及其器件的研究工作,聚焦高迁移率分子体系的创制与性能调控,融合原子取代、分子组装、界面修饰和化学掺杂,发现了指导高迁移率与高效热电转换分子设计与有序组装的规律,多次创造同类材料的性能纪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控主动适应晶体管、悬浮栅有机晶体管超灵敏压力传感器、自供电双参数传感器等器件的新原理与新结构,推动了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及其多功能器件领域的快速发展。

 

李昂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授奖理由:发展了天然产物化学合成策略和方法。

科研工作介绍:天然产物合成研究对有机化学学科发展和小分子药物发现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李昂研究员系统地发展了针对拥挤环系的电环化−芳构化、Prins环化等合成策略,结合先进的合成方法,完成了十余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对部分天然产物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其代表性工作是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含有11个环和19个手性中心的hybridaphniphylline B的合成是虎皮楠生物碱合成研究中继Heathcock开创性工作后的一个突破。在吲哚萜类、二萜生物碱等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中也取得了系列进展。

 

刘明杰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授奖理由:提出并利用高分子限域新技术制备系列高力学性能弹性体及纳米复合材料。

科研工作介绍:刘明杰教授主要从事仿生功能力学高分子材料研究,通过纳米限域空间内高分子聚合、结晶及链运动调控,制备了一系列高力学性能弹性体及纳米复合材料。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流体超铺展组装策略的高强韧仿生层状纳米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新技术,并揭示了无机纳米限域空间内高分子界面层的临界尺寸效应是导致超高力学性能的科学机理,该工作为仿生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模仿肌肉组织,利用高分子网络的软受限效应对多元凝胶相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调控,制备了油水凝胶互穿网络,实现了宽温域下高强韧、高阻尼、形状可编辑等特性,并应用于减振减阻、柔性传感、自适应软体机器人等领域。

 

伊成器 教授

北京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表观转录组学与基因编辑领域前沿技术,拓展化学与生命学科交叉融合的边界。

科研工作介绍:伊成器教授致力于核酸修饰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转录组修饰方面,研究RNA表观转录组修饰及其调控规律,发现多个m6A以外的新型RNA修饰及其修饰酶,拓展了表观转录组学的新领域;在基因组修饰方面,发展了系列DNA表观遗传修饰的前沿测序组学技术,建立了多个基因编辑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得到Nature、Nature Methods、Molecular Cell等亮点专评,被认为是RNA生物学的变革性技术,并入选Nature Methods 评选的“2016年度方法”、Molecular Cell评选的“2017年度最佳论文”等。充分展示了利用生命科学与化学的交叉研究手段研究核酸分子功能与机制的特色和优势,为生物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和疾病诊疗工具的开发提供了创新思路。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