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温度低和无环境污染等有点,在化学能/电能相互转化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阳极甲醇氧化反应(MOR)的动力学十分缓慢,严重限制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Pt基材料是MOR最重要的催化剂所必需的催化活性成分,但仍存在成本高、动力学慢和活性/稳定性差的缺点。将Pt和其他过渡金属合金化不仅可以调节Pt基电催化剂的电子结构,而且有助于改善Pt的动力学。然而,MOR催化剂的表面不仅应包含适当的亲氧金属原子以抵抗CO*中毒,还应暴露尽可能多的Pt或过渡金属原子以优化电子结构,但目前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鉴于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虎副教授、北京大学李蒙刚博士和北京工商大学马振辉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Rh表面偏析的FePtRh纳米花,有效地消除MOR电催化过程中的CO*中毒现象,显著增强了MOR活性。相关成果以“Anti-CO poisoning FePtRh nanoflowers with Rh-rich core and Fe-rich shell boost methanol oxidation electrocatalysis”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本文亮点
(1)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法实现了具有富Rh核和富Fe壳的FePtRh纳米花的可控合成。
(2)优化的Fe21Pt66Rh13/C表现出高达3.90 A·mgPt-1的质量活性和4.85 mA·cm-2的比活性,远远高于FePt/C和商用Pt/C催化剂。
(3)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位红外光谱(FT-IR)、CO剥离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等手段揭示了电子从Pt到Rh或Fe原子的转移,并且由于Rh原子的引入和独特的核/壳纳米花结构,抗CO*中毒能力得以显著增强。
图1. Fe21Pt66Rh13纳米花的结构和组分特征。
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法合成了高度均匀的FePtRh纳米花(图1a)。其直径为30±10 nm,主要由大量7-8 nm的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图1b&1c)。纳米花中Fe/Pt/Rh的原子比为21/66/13(图1d),并呈现出面心立方(fcc)结构(图1e)。此外,FePtRh还具有高结晶性的特点,并且表面具有丰富的(311)高指数晶面(图1f)。从不同位置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中可以看出,分布在表面上的纳米颗粒的晶格间距略小于核心纳米颗粒(图1g&1h)。通常,Fe原子的原子半径小于Rh原子的原子直径,因此较小的晶格间距表示富Fe区域,而较大的晶格间距则表示富Rh颗粒。因此,所制备的纳米花由富Rh核和富Fe壳组成。元素面分布图和线扫结果进一步表明所有元素都分布在纳米花中,且Rh元素在核中富集,Fe元素主要集中在壳中(图1i&1j)。根据XPS、SEM-EDS和ICP-AES的组分表征,也可以看出壳中富Fe而核中富Rh(图1k)。
图2.不同催化剂的电催化MOR性能。
根据图2,可以得出Fe21Pt66Rh13/C表现出最高的质量活性(3.90 A·mgPt-1),比活性为(4.85 mA·cm-2),大约是FePt/C的2.4倍和2.3倍,是商用Pt/C的6.5倍和6.1倍。此外,Fe21Pt66Rh13/C具有最大的If/Ib值,表明适量Rh原子的合金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催化活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抗中毒能力。最后,Fe21Pt66Rh13/C还表现出了优异的稳定性。
图3. MOR活性增强的机制。
XPS光谱表明电子会从Pt转移到Rh或Fe原子,这有利于Pt对CO*中间体的吸附能力减弱,因此被吸附的CO*中间体易于去除。FT-IR表明,在Fe26Pt74/C和Fe21Pt66Rh13/C上,CO2都是MOR的主要产物,并且与Fe26Pt74/C相比,Fe21Pt66Rh13/C上产生的CO2的电势要低得多,表明由于Rh原子的引入,甲醇更容易被氧化(图3b&3c)。CO剥离实验也表明Rh原子的引入显著增强了催化剂的抗CO*能力(图3d)。
图4. DFT计算。
DFT计算表明桥位和顶位吸附电子的减少以及向深能级的移动会导致CO*吸附的减弱,这也是导致对CO*吸附能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此外,引入Rh原子还可以诱导电子从Pt原子转移到Fe原子,导致Pt原子的dz2、dxz和dyz轨道上的电子减少,从而削弱Pt顶部位点和Pt-Pt桥位点上CO*的吸附,因此缓解了催化剂中毒现象(图4)。
图5. 不同催化剂的电催化EOR性能。
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催化剂的EOR性能,发现EOR的活性遵循与MOR电催化相似的趋势(图5a)。Fe21Pt66Rh13/C具有最高的EOR质量活性和比活性(图5b)。If/Ib值进一步证实,Rh原子的引入也可以提高EOR电催化过程中的抗CO*中毒能力(图5c),因此其增强机制可能与MOR电催化相似。Fe21Pt66Rh13/C还具有最佳的EOR稳定性(图5d)。
总结与展望
总之,通过构建具有富Rh核和富Fe壳的FePtRh纳米花实现了MOR电催化过程中CO*的中毒现象,使得MOR性能显著增强。由于强电子效应和独特的元素偏析结构,三元FePtRh纳米花对MOR和EOR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优化的Fe21Pt66Rh13/C实现了3.90 A· mgPt-1的高MOR质量活性和4.85 mA· cm-2的比活性,以及增强的稳定性。由于Rh原子的合金化,电子从Pt转移到Rh或Fe原子,有利于Pt和吸附的CO*之间的吸附能力减弱。原位FT-IR和CO剥离实验进一步证实,Rh原子的引入和清晰的元素分离诱导纳米花的抗CO*中毒能力增强。DFT计算进一步证实了独特的核/壳纳米花结构有利于降低CO*吸附能,这主要是由于Pt-Pt桥位和顶部位上CO*吸附的电子减少所致。此外,这种FePtRh纳米花结构还可以扩展到EOR电催化,并消除了EOR过程中的CO*中毒。这项工作将为消除醇氧化电催化过程中的CO*中毒提供新的见解,并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提供高活性及耐久性的电催化剂。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