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论文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学术不端行为也时有发生,对国家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也对科技发展带来危害。
藏身于社交软件中的代写论文的“地下产业链”,因手段隐蔽、缺乏监管,使一些科研人员抱着侥幸心理游走于学术诚信的“灰色地带”。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对此深感忧虑,为此他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了相关建议。
为了加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建设,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部委与学术机构已经出台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加大对违反学术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但在学术诚信的监管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大力度,形成协同效应。
论文代写的地下产业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丁奎岭说,由于目前对论文代写的中介机构缺少有效的法律监管,这条论文代写的“地下产业链”藏身于淘宝、微信、微博等常用社交软件,明码标价进行推销。
“尽管国家对于购买论文服务的科研人员有严格的处罚措施和相应的责任部门,但对于以代写论文为生的‘写手’仍然缺少有效的监管。”他还发现,一些论文代写服务以润色、修改、翻译为名,行代写论文之实。由于此类学术不诚信较为隐蔽、不易察觉,查实和规范困难,同时也没有机构负责监管和打击,“部分科研人员对存在侥幸心理,游走于学术不诚信的‘灰色地带’”。
在提案中,丁奎岭建议:一是加强对于论文交易等行为的法律约束,落实严格打击论文交易产业链的工作机构;二是进一步加强以代表性、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建设;三是建立一支具有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学术诚信审查人员队伍,健全学术诚信的预警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环境。
丁奎岭呼吁,国家立法部门尽快出台法律法规,明确学术不端行为与其他造假行为一样入“罪”,明确惩罚尺度,落实监管和执法主体,严肃处理和打击组织买卖、代写论文,以及以“润色、修改、翻译”等为名的学术不端行为,切断从事论文交易等“产业链”的源头。
同时,丁奎岭还提到,应该进一步完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预警机制。“各学术诚信组织与学(协)会内部,应该尽快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专业背景的队伍,主动发现学术诚信方面问题,形成有效的预警机制,对学术不诚信行为给予监管。”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