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186-7688-2001

西湖大学刘志常团队Nat. Synth.:二维机械互锁链甲解锁智能聚合物仿生形变能力

来源:西湖大学      2025-04-16
导读:近期,西湖大学刘志常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合成》(Nature Synthesis)发表突破性成果,刘志常课题组致力于分子张力工程策略的开发与拓展,提出“结晶预组织-机械键后修饰”策略,成功合成纯有机晶态二维机械互锁聚合物(MIP)。该材料通过光控硫醇-烯点击化学实现准互锁结构的精准关环交联,薄层材料杨氏模量较块体提升47倍,为智能材料与柔性电子器件开发开辟新路径。

科学突破:从无序到有序的分子舞蹈

传统机械互锁聚合物多采用柔性桥联基团(如寡聚醚链)构建动态网络,此类设计虽可提升分子自由度,但易形成无定形凝胶态材料,难以兼顾柔性与刚性,而引入刚性结构虽可提升材料机械强度,却因链段运动受限导致材料可加工性显著下降。相较于无定形凝胶材料,晶态机械互锁聚合物的长程有序特性不仅能够通过单晶衍射等技术精确解析分子水平上的结构特征,更为建立微观机械运动与宏观力学行为之间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想的模型体系。因此,突破动态响应性与晶体有序性的协同调控瓶颈,实现纯有机晶态二维机械互锁聚合物的精准构筑,仍是该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科学难题。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C3对称的三齿单体,可借助多种互补的非共价作用头尾相接,自识别驱动组装形成晶态准互锁网络D1化学缝合阶段,研究者利用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在单晶内完成动态互锁。配合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证实在维持长程有序性的同时共价交联准[c2]雏菊链,原位实现以[c2]雏菊链单元为核心的纯有机晶态二维机械互锁蜂窝网络D2的一步高效构筑。(图1)这种结晶引导-化学缝合策略首次实现:

1)解决柔性-刚性悖论X射线单晶衍射证实二维机械互锁聚合物呈六方对称性(图4结晶引导-化学缝合D2能够实现刚柔并济即用柔性单体组装成刚性态聚合物——从孤立的柔性单体到坚硬的宏观材料飞跃;

2)机械剥离完整度提高聚合物块体在溶剂超声刺激下剥离三层纳米片,形貌保留了母体晶块的对称性特征(图6——优化了二维MIPs剥离中长期存在的结构完整性问题

3)响应性反常: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显示,剥离后层材料力响应厚度依赖的反常力学行为(图5,杨氏模量达4.23 GPa,较块体(0.09 GPa)提升47——迄今雏菊链系统中的机械强度增幅最大


技术亮点:光控“分子缝合术”

团队融合两大技术:

1)结晶预组织:通过理性设计单体识别位点,巧妙借助π-π多重氢键、疏水、静电相互作用协同驱动单体自组装形成超分子蜂窝模板(图23);

2)单晶到单晶(SCSC)转变:利用光激发硫醇-烯点击反应,在晶体原位构建[c2]雏菊链机械互锁单元(图4)。

“这相当于在分子尺度完成动态编织,既保留蜂窝网络模板的结构特点,又赋予晶体聚合物特性。”论文通讯作者刘志常教授解释。

1.jpg

1. 纯有机二维机械互锁蜂窝网络聚合物的构筑示意图

2.jpg

2.D1自组装过程以及形貌

3.jpg

3.D1单晶X射线衍射(超)结构

4.jpg

4.D2合成及单晶X射线衍射(超)结构

5.jpg

5.D2剥离后层状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6.jpg

6. D2剥离成三层纳米片及表征


总结

此项研究标志着西湖大学在动态智能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迈入国际前沿,相关技术有望引领下一代功能性材料的革新。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等资助,得到了西湖大学工学院郑小睿研究员,安徽大学沈登科教授,厦门大学苏纪豪教授大力支持(排名不分先后),西湖大学分子科学仪器与服务中心(ISCMS)、物理科学仪器与服务中心(ISCPS)和西湖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的支持

文献详情:

Synthesis of a crystalline two-dimensional [c2]daisy chain honeycomb network
Zheng-Bin Tang, Lifang Bian, Xiaohe Miao, Helei Gao, Lin Liu, Qike Jiang,
Dengke Shen, Lijun Xu, Andrew C.-H. Sue, Xiaorui Zheng, Zhichang Liu* 
Nature Synthesis2025
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5-00791-x
image.png

长按扫码,查看原文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