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的Josep Cornella课题组最近报道了Ni催化的杂芳基C-SMe与溴代烷烃的C-C还原偶联反应,相关工作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
相信学过基础有机化学的人都会对亲核取代反应耳熟能详,但也明确知道,三级卤代烷的亲核取代一直是难以攀登的高峰。科学的发展往往是循序渐进新旧更迭,Shenvi于2013年实现了手性三级醇的构型翻转,Fu和...
Gregory C. Fu教授现任教于加州理工学院,是华裔化学家里的佼佼者。其教育背景也相当耀眼,198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加州理工学院...
中山大学潘梅课题组报道了基于D-π-A结构的金属有机超分子体系,受超分子自组装体中单光子及双光子吸收、重原子效应、π-π堆积、J-聚集效应等协同作用,首次实现了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光激发下的长余辉发光性...
合成化学领域的创新让众多突破性疗法成为可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大大改善了人类健康。面对医药领域的诸多挑战,在合成化学方面的持续创新将是推动下一波药物开发的必需动力。创新的合成手段不但让我们可以合成以前...
天然产物是大自然给予的神奇设计和创造,一个个美妙的化学反应在生物体内合成出了各种各样的天然产物分子。自有机合成Woodword时代以来,化学家们通过多种合成手段攻克了一个个复杂的天然产物分子,而最简洁...
日前,化学化工界重要媒体,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化工新闻》依照惯例,总结了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化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笔者特将其中主要内容编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祝介平教授报道了第一例轴手性3-芳基吡咯的催化不对称合成。相关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10.1002/anie.201812654)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林国强院士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冯陈国课题组通过芳基至乙烯基的1,4-铑迁移实现了烯酮和亚胺的不对称烯基化,该成果发表在近期Angew. Chem. Int. Ed.上(DOI:1...
近日,美国Scripps研究所Phil S. Baran课题组通过简洁的11步反应完成了1-4的全合成,其合成策略涉及电化学芳基胺化、Cu-介导的色氨醇构建、C-H硼酸化和通过Sigman-Heck反...
长期稳定性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其中钙钛矿材料的本征性蜕变产生零价铅、碘缺陷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器件寿命。北京大学工学院周欢萍研究员课题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严纯华院士课题组合...
近日,重庆大学闫海龙课题组利用有机催化对映选择性地构建出了邻位双轴苯乙烯和多轴体系,该成果发表在近期J. Am. Chem. Soc.(DOI:10.1021/jacs.8b09893)上。...
近日,Scripps研究所Phil S. Baran课题组发明了一种通过直接碳同位素交换的14C放射标记烷基羧酸的方法,即先形成氧化还原活性酯(RAE),然后进行镍介导的化学选择性还原脱羧-羧化(Fi...
近日,德国波鸿大学Lukas J. Gooßen课题组报道了Pd/Cu体系下,空气或NMO作为氧化剂的缺电子苯甲酸与未保护的胺的氧化脱羧偶联反应。相关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近期,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化学系的Vy M. Dong课题组报道了钯催化的1,3-二烯类分子氢膦化反应,可用于制备手性烯丙基膦氧化...
近日,Scripps研究所余金权教授与南京大学孙为银教授和鲁艺副教授等人首次报道了Rh(III)-催化的间位选择性C-H活化方法,可以利用含有烷基和芳基取代基的非对称炔烃实现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合成三取代...
近日,美国贝勒大学John L. Wood课题组完成Herquline B和C的全合成,该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DOI:10.1021/jacs.8b10212)上。...
自组织一锅全合成策略”是分子集群自分类原理“self-sorting”从非共价键构筑复杂结构体延伸到有机共价键合成的重要应用,其为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提供了一条全新高效的途径,同时也是有机合成研究领域一个...
近日,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瑶研究员团队首次利用生物分子诱导策略合成了一类手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其可用作色谱中的手性固定相,对多种手性药物和氨基酸等小分子实现了高效拆分,堪称...
近日,美国布朗大学孙守恒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永生教授组在有机化学选择性加氢反应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该论文首次报道了在铜纳米催化剂室温催化氨硼...